钢结构工程的主要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有哪些?
钢结构工程主要施工流程
施工准备
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:明确设计要求、节点构造及规范标准。
材料检验:核查钢材、焊接材料、螺栓等的质量证明文件,进行力学性能复试。
场地与设备准备:平整施工场地,配备吊装机械、焊接设备、测量仪器等。
构件加工制作
钢材预处理:除锈、防腐涂装(如喷砂除锈至 Sa2.5 级)。
放样与切割:按图纸尺寸放样,采用火焰切割、等离子切割或机械加工下料。
构件组装:通过焊接、螺栓连接等方式组合零件,控制几何尺寸与形位公差(如垂直度、弯曲矢高)。
焊接与矫正:采用自动焊、手工电弧焊等工艺施焊,焊后矫正变形(如机械矫正、火焰矫正)。
涂装与编号:完成防腐、防火涂料涂装,对构件进行编号标识以便现场安装。
现场安装
基础验收:检查混凝土基础的轴线、标高、地脚螺栓位置及强度,确保符合安装要求。
构件吊装:按施工顺序吊装钢柱、钢梁、支撑等构件,初校垂直度与标高后临时固定。
连接与校正:采用高强螺栓终拧或焊接完成节点连接,全面校正构件位置(如钢柱垂直度偏差≤H/1000 且≤10mm)。
屋面与围护结构安装:铺设屋面板、墙面板,安装门窗、天沟等附属设施。
验收与维护
质量验收:检查构件安装精度、焊接质量、螺栓连接紧固度,进行探伤检测(如超声波探伤)和涂层厚度检测。
竣工资料整理:汇总材料检验报告、施工记录、检测报告等文件。
后期维护:定期检查防腐涂层破损情况,对锈蚀部位进行修补,确保结构安全。
施工注意事项
安全管理
高空作业需佩戴安全带,设置安全网、爬梯等防护设施;吊装区域设置警戒区,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。
焊接、切割作业时配备灭火器材,清除易燃物,防止火灾事故。
质量控制
焊接质量:控制焊接电流、电压、焊接速度,焊前预热(如厚板焊接)、焊后保温,避免裂纹、气孔等缺陷。
螺栓连接:高强螺栓需按规范初拧、终拧,扭矩值符合设计要求,严禁用高强度螺栓兼作临时安装螺栓。
测量精度:使用经校准的全站仪、水准仪等仪器,按温度变化调整构件安装尺寸(考虑热胀冷缩影响)。
环境影响
雨、雪天气或风速超过规范限值(如手工焊风速>8m/s)时,需采取防护措施(如搭设焊接防护棚)或停止作业。
防腐涂装需在干燥环境中进行,湿度>85% 时暂停施工,避免涂层附着力下降。
成品保护
吊装过程中避免构件碰撞损伤,对涂层破损处及时修补。
安装完成后,禁止在钢结构上随意焊接、开孔,确需改动时需经设计确认。
进度协调
与土建、机电等专业交叉施工时,提前规划工序衔接,避免窝工或返工(如地脚螺栓预埋与土建基础施工配合)。